第91页(1 / 2)

不过,晏鸿之已经很满意:“女儿家能有这�6�8点见识,已是不俗。”

程丹若忙道:“我想再多学一些。”

他笑问:“学来何用?”

“我想知道时代是如何变化的,有什么东西在改变,有什么东西从未改变。”她�6�8慢慢道,“也想知道,我在人间该何去何从,能为世间留下什么。”

晏鸿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,亦掠过一抹惋惜。

这�6�8等志气,这�6�8等心胸,倘若是男子就好了。

纯真�6�8派不吝於教�6�8授女子学问,甚至认为男女智力�6�8相当,然而,他们也很清楚,认可是一回事,实际又是另一回事。

男人学得好,可兴旺一国�6�8,女子学得好,却不过一家一族。

但很快,晏鸿之便掩饰住自己的失落,心想,璞玉难得,将来的事,谁又能说得准?但求无悔罢了。

他振奋精神�6�8,对程丹若有了更多的期待:“如此,明日我便教�6�8你读史。”

--

如果说,陈家是给了程丹若一个遮风避雨的屋檐,那么,晏鸿之则是给了她�6�8走向更高阶层的通行证。

读书,在古代就是一种奢侈。

而全国�6�8知名的大�6�8儒做老师,更是奢侈中的奢侈。看�6�8谢玄英,就知道她�6�8的教�6�8育资源多么珍贵难得。

程丹若以比高考更刻苦的姿态,来迎接他的教�6�8导。

她�6�8首先把《史学提要》背了下来。

第一卷 是上古、五帝、春秋战国�6�8时期。

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前,天地一片混沌,如同鸡子,都是老生常谈,姑且略过不提。五帝就要讲到伏羲太�6�8昊神�6�8农氏,其实就是人类早期的部落,奴隶制形成。

很多知识点她�6�8都知道,巩固记忆的同时熟悉古人的遣词造句。

平时大�6�8家说大�6�8白话,自不要紧,可落於文字,还是要注意辞藻用语,尽快熟悉文言文的写法,於她�6�8今后�6�8必有益处。

这�6�8夜,程丹若背到武王伐纣才结束。

次日上午,用过早膳,晏鸿之单独叫来程丹若,与她�6�8讲史:“尧有子丹朱,却让位於舜,此乃大�6�8德……”

程丹若听得专注。

古人讲历史,和�6�8现�6�8代人说历史截然不同。现�6�8代的历史课,记得是人物、事件、时间地点,以及某件事的意义。比如,秦始皇统一六国�6�8,结束了七国�6�8纷争的局面,对后�6�8世有这�6�8样那样的影响。

但古人注重的是帝王将相,皇帝是不是贤明,懂得亲贤臣远小人,臣子是不是有私心,有没有好好辅佐皇帝。

如《过秦论》所言:“向使二�6�8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,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,缟素而正先帝之过……”,他们认为,只要君贤臣忠,国�6�8家就不会灭亡了。

一言以蔽之,古人也会总结朝代兴替的原因,但重点是帝王将相,好像历史是由少�6�8数人的贤明和�6�8昏聩决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