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页(1 / 2)

墨点早就买来一篮花果,都是道观出品,她只要负责提到神�6�8像面前,上�6�8供磕头即可�6�8。

这�6�8里人挤人,多是平民百姓,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讲究些的人家,女子戴着帷帽遮蔽,贫寒人家,抛头露面也不忌讳什么�6�8。

不过,走完流程,士庶的待遇就有明显的区分。

晏鸿之能�6�8带程丹若往后走,进观里喝茶,普通人家只能�6�8离开,渴了在路边的茶棚休息,饿了在街头买两个豆沙包子。

跨过二门,空气顿时清净。

小道童引着他们走入东厢,那�6�8里已经准备好热茶点心,供达官贵人们歇脚。

“子真,许久不见。”一个干瘦的老头笑笑,“今日好兴致。”

晏鸿之道:“可�6�8是巧了,丹娘,快来拜见大�6�8宗伯。”

程丹若抬眼,没想到这�6�8么�6�8快就见到半月前八卦的主角之一,面上�6�8却不动声�6�8色,上�6�8前行礼:“拜见大�6�8宗伯。”

“哟,女弟子?”王尚书精神�6�8抖擞,也不忘招呼,“三娘,别泡茶了,来见子真先生。”

立在王尚书背后的小娘子出来,大�6�8大�6�8方方地�6�8蹲身万福:“见过子真先生。”她一面行礼,一面觑了眼程丹若,朝她眨眨眼。

程丹若没想到还有人和自己一样,不混内宅,跑到外头来的,不由对她升起几分好感,也朝她微微一笑。

“义女。”晏鸿之坐下�6�8,随口解释了句,“这�6�8就是你家三娘?果然不错,前些日子的词我也听见了,好文采。”

王三娘道:“闺阁之作,不敢当子真先生夸奖。”

王尚书却颇为得意:“我这�6�8些孙女里,独三娘最得我意。”他打量程丹若,“既然是你的女儿,可�6�8会作诗?不如以今日水官会为题,赋词一首如何?”

程丹若:“……”

“丹娘才�6�8开蒙两月,和你孙女比,你好意思?”晏鸿之怼回去。

王尚书露出矜持的笑容:“那�6�8让谢郎来也可�6�8以。”

王三娘深吸口气,忍!

晏鸿之懒得搭理他,反而道:“我们俩糟老头子叙叙旧,你们出去逛逛,别离观就行。”

程丹若现今的行事方针,就是晏鸿之不说,她能�6�8多听就多听,他开口,立即识情识趣,绝不讨价还价:“是。”

两个女孩一道退下�6�8。

屋里传来说话声�6�8:“李方平又病了?”

凉风吹过屋檐下�6�8挂着的灯笼。

王三娘主动道:“我们去后面放河灯吧。”

程丹若点了点头:“好。”

“你叫丹娘?以前没见过你。”虽然被誉为京城第一才�6�8女,王三娘却并不清高冷淡,快言快语,十分爽利。

程丹若道:“是,才�6�8认的义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