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6页(1 / 2)

想想也是�6�8,谢家到�6�8西大街宅子,最多3公里。

又问谢玄英左右的人家。

他�6�8回答:“这边是�6�8承恩公府,再往前是�6�8安陆侯府,隔条前海大街就是�6�8永春侯府。”

程丹若顿时疑惑:“大家都在前后海,怎么独你家在中海?”

“我们家原是�6�8定国公府的宅子。”谢玄英解释,“开国初,六大国公的宅邸是�6�8环皇城而建的,皇城西是�6�8定国公府、镇国公府,南面是�6�8魏国公、郑国公,东面是�6�8成国公、靖国公,四大侯府便聚在了北面,拱卫皇城。”

她恍然:“原来如此,但我看这边不�6�8止四家啊。”

“公主府、驸马府,还有安国夫人家,都在这一带。”他�6�8说,“风景是�6�8好,就是�6�8挤了点。”

程丹若笑了。

转眼�6�8便到�6�8了新宅。

大门很阔气,一路进去,都是�6�8公侯府邸的气派,只是�6�8屋檐长草,野猫横行,里头�6�8的家具陈设全都不�6�8见,空荡荡的,有股荒芜颓丧的落寞感。

程丹若和谢玄英走了前院里外,商议如何修改。

“规制改一改,拆掉左右梢间,改成耳房。”她道,“其他�6�8没什�6�8么好改的,都是�6�8中规中矩的布局。”

谢玄英问:“届时你在里面,还是�6�8到�6�8外头�6�8来?”

“在正院吧。”程丹若道,“京城是�6�8非多,规矩点好。”

“那就在正厅的东梢间里给你加张桌子,再架个屏风好了。”他�6�8说。

“也行。”家居摆件是�6�8以后的事,姑且不�6�8考虑。

又过二门,在正院里溜达。

正院是�6�8一个“日”字结构,和霜露院最大的不�6�8同就是�6�8院子后面还有一个后院,多是�6�8给男主人的妾室子女居住。

前头�6�8的院子载着两棵西府海棠,初春已�6�8经绽开花苞,后头�6�8的院子则是�6�8两棵石榴和两棵玉兰。

正房与厢房之间,皆以连廊衔接,风雨无阻,十分便利。

程丹若:“好大。”

“和家里的正院是�6�8一样的。”谢玄英道,“你没去过明德堂后面吧?”

“后头�6�8住的谁?”

“父亲的几�6�8个姨娘。”谢家儿子多,且都成家了,妾室们没法独居小院,只能在柳氏眼�6�8皮子底下�6�8过日子。

程丹若问:“我们这儿怎么安排?”

“东穿堂的两间屋改浴室,剩下�6�8的西穿堂和后院,就当仓库使。”谢玄英道,“再往后是�6�8三间抱厦,你看是�6�8不�6�8是�6�8给丫鬟们住?”

程丹若穿过后院的三间正屋,就到�6�8了后头�6�8的抱厦,这里和后罩房差不�6�8多,三间屋子都窄且小,不�6�8过给丫鬟住就尽够了。

“好。”她算算,“这才四进,还有一进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