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6页(1 / 2)

这就很离谱了,荔枝在�6�8南边就是普通水果,盗匪劫了卖钱都费事,烧来干啥?

所以,盗匪烧荔枝船是误伤,真正的原因是——他们打�6�8劫了一�6�8艘银矿船。

浙江和福建一�6�8带多银矿,是大夏主要的银矿出产地,也是主要的银税征收地。

众所周知,税一�6�8多,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�6�8,别说�6�8朝廷的征收极不合理,居然�6�8是固定征收数额。

这矿产丰富的时候,这么做没啥关系,可矿产开采得七七八八,收益少,税却没减,承包的商人日子就难过�6�8了。

商人日子难过�6�8,底下的矿工可想而知,苦不堪言!

早年间,造反的矿工可不少,一�6�8个矿几千人,几个矿的矿夫联合起来,分分锺凑出一�6�8支造反的军队。

不过�6�8,如今随着川滇银矿的崛起,浙闽的银矿也开采得七七八八,朝廷也多次改变,不再固定征收税额,而是和田税一�6�8样调整,大环境略微有所好转。

因此,造反的队伍不常见了,不过�6�8变成强盗的一�6�8点没少。

如今的福建就有一�6�8支胆大包天的盗匪,劫了矿船,为逃脱官府追捕,一�6�8把火烧掉大片船只�6�8,其�6�8中就包括预备进京的荔枝船。

破案了。

但涟漪不断。

首先,四月底五月初的事情,现在�6�8才爆出来,下头的人瞒了多久可想而知。皇帝自然�6�8大为恼怒,盗匪劫别的也就算了,这可是交给朝廷的矿税!

那�6�8是钱啊。

遂下令问责。

被牵扯的人很多,首当其�6�8冲就是监工的御史——地方御史什么都干,偶尔还要兼职监工的活,然�6�8后是知府、知县之类的父母官。

中央也要追责,户部�6�8负责赋税,仓科主事负责漕运,挨骂,户部�6�8尚书自然�6�8也逃不了。

许尚书挨了顿臭骂。

蔡御史上疏,为许尚书辩白——这事儿不能�6�8怪许尚书失察,他去年底才刚刚官复原职,而之前根据考成法,还没到年底盘帐的时候。

夏季的税收还没到点儿,户部�6�8尚书怎么知道,这矿税是被人劫了,还是晚了?

又说�6�8,福建盗匪猖獗,也不都是父母官的问题。

按照朝廷律法,闹事的矿工异地流放,浙江的流放到福建,福建的流放到浙江,可两省毗邻,流窜容易,许多矿工都钻入深山落草为寇,转头回�6�8了老家。

因为熟悉地方,时常霸占银矿,与异地流民争执不断,隔三差五斗殴打�6�8架,治安隐患极大。

加上银矿荒废渐多,税收政策却总是滞后,导致本地民众负担极重。很多人卖儿卖女,就为了掏出税前,不少人心一�6�8横,也加入了盗匪。

福建地形复杂,剿匪难度大,早已演变为一�6�8大祸患。

这次劫银,不过�6�8是一�6�8个明显的结果罢了。

要改变福建的治安,最好的办法还是禁矿,不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