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8、第三八章(2 / 2)

“妈,你放心,我一定不会让你抠门过日子。”

程秀丽喘了一口气,得嘞,不能再说了,这父女俩和她说的不是同一回事,这越说越闹心,以后她还是得给他们两个把关才行。

忙碌的秋收过去之后,冬天悄然地来了。

陈竹起床后,深吸一口气,只觉得吸入肺部的空气冷的快把她冻成了冰块,十二月就已经冷了。

前段时间,杏花村天天热闹,每天大家伙都忙着收粮食,到了深秋,便安静了不少,冬天对他们来说是少有的闲暇。

但为了过一个好冬,也没有太轻闲,陈竹注意到有几户人家在修屋子,不让冷风透进屋子来,免得整个冬天太难捱。不少妇女都趁着天气好的时候晒菜干,家里条件好的则是做一些肉干,今年陈竹家也晒了一些肉。

用她爸的话来说,那就是家里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了。

太阳好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挂着洗了的床单,把湿冷的棉被抱出来让太阳晒晒,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能暖和些。

她妈今年换了一些棉花过来,缝制了两条棉被,她一条,她爸妈一条,原来的棉被真的是成了一坨,盖着也不暖和,旧棉被拆掉重新做成被褥放在下面睡,总之她妈每天都干不完的活。

她爸也没多清闲,起了一些小心思,兜来了一些鸡蛋跑去城里卖,他现在不会把收来的东西放在黑市里卖,就算在黑市里有熟人,他还是觉得得自己和买家联系更妥当,这不,去了几回城里,还真的拉了几户稳定的客户源,不仅仅是鸡蛋,有时候是城里难买得到的蔬菜和粮食。

他们要是缺什么了,跟她爸说一声,她爸要是能弄来就弄过来,瞧着倒有几分现代的送菜上门。

包括她,也没闲着,平时上课,放假在家白天看书,有时候林浩他们找她,她就跑去跟他们一起玩,去山里找野鸡蛋野菜等等,一边是爬山锻炼身体,一边是解馋。她在杏花村里没有相处得来的姑娘们,那些小姑娘们都是待在家里做家务,贤惠听话,不像她,像个野孩子。

得亏,和她一起玩的都是一群孩子,不然要被人说闲话,孩子们里面有一个叫丫蛋的小女孩,今年开始没怎么跟他们玩,才六岁的孩子已经被家里人留在家里每天做家务,她心里叹息,想做什么,又没办法,只偶尔寻了好吃的,会让别的小孩带给丫蛋。

他们这一群孩子游玩队里,小女孩的身影越来越少了,陈竹觉得,重男轻女这个想法不能要,于是,她打算从娃娃抓起,让这些男孩子们知道女孩子的珍贵,让女孩子们变得自信。

“丫蛋好可怜,每天都在家里做家务。”她叹息。

“丫蛋是女孩子,我妈说了,女孩子就要在家里做家务的”

“可是我没有啊。”

“你”

“我不仅不用做家务,我还要去读大学,工作,赚钱。”

“女孩子也能赚钱”

“女孩子当然能赚钱了”

“是啊是啊,我妈说我姐姐到时候嫁人就可以收很多钱,这钱以后就可以给我和哥哥用了。”

“那你不就是吃软饭”

“软饭”

“哦,就是靠女人养的小废物。”

“哇”小小的男孩子自尊心还是有的,立马哭了。

“吃软饭吃软饭”旁边的人起哄取笑。

“哇”哭的更起劲了。

成功地说哭了一个男孩子,陈竹又对另一个男孩子说,“你说丫蛋可不可怜”

“可怜”不想被说吃软饭的男孩子转了音。

她严肃地点头,“你家姐妹是不是在家里都要干活”

“是啊”

“那你是不是有什么好东西都自己偷偷地吃”

“你怎么知道”

“那你也是吃软饭啊”

“我没有”

“你家里谁煮饭,谁洗碗,谁洗衣服”

“我大姐,三姐。”

“喏,你也靠女人呢。”

“哇”

又成功地说哭了一个男孩子,陈竹对向了林浩,结果林浩把脑袋一扬,“我可不吃软饭,我会自己穿衣服,自己穿鞋子,自己洗衣服,煮饭我妈说我太小不能碰,要是着火烧了厨房,我得被我爷给揍死”

其他的男孩子们没想到他们的大哥会做这么多事啊。

陈竹摸摸他的头,他红了脸避开,赞许地说,“林浩不吃软饭。”

他立马抬起了头,一副小大人的样子,引来了其他人羡慕的眼光。

“我、我不跟你们玩了”被打击到的小男孩临阵脱逃。

陈竹气定神闲,没过几天,小男孩又回来,“我、我会自己穿衣服,自己穿鞋子,衣服还不会洗,我妈没让我碰。”

“哇哦,好棒,以后大一点了能自己干更多的事情”

对男孩子要挫折教育,打击人的同时也要给他们一点鼓舞,对待女孩子,陈竹就温柔多了,每天夸她们漂亮可爱,以后也要多读书,赚钱钱买头花。

洗脑的工作虽然中途会出现一些波折,但是他们大体上还是一群小可爱,比起大人,他们更容易接受她的话,当然,她洗脑洗的暗戳戳的,效果也并不是一鸣惊人,大人们一时间并没有察觉到任何不对劲。

等他们察觉不对劲的时候,陈竹微笑,她会用实力回敬他们,事实胜于雄辩,让他们无话可说。

只要她能考上大学,做杏花村第一个女大学生,谁能说女娃娃不好

大人们的想法根深蒂固,她压根就没想给他们洗脑,娃娃们更香。

还是得好好读书,才能有实力打人脸,于是陈竹更加用心读书。

等到十二月底,她经过知青点,发现那里没人,突然想到,他们应该是去参加高考了,不知道他们这一批知青里会有几个人能通过考上大学回城。

希望他们都能通过吧,毕竟这里不是他们的根,也不是他们追逐梦想的地方。

陈竹回到家里,烧了热水,泡了脚,走了一天的路,脚又疼又冷,往里面放了两片野生姜泡了一会儿,她才缓过来,好冷啊,她想念羽绒服,保暖衣,暖宝宝和暖气。

门从外面推进来,程秀丽提着一个桶进来,“闺女,回来了哎哟,这么冷的天,要不别去上学了在家多待待。”

“妈,没事,学校气氛很好。”高考恢复让所有师生一震,随之而来是铺天盖地的严厉以待,学校一改之前懒散的学习作风,所有人都铆足了劲要好好学习,争取在第二届高考时取得好成绩,老师严格,学生学习劲儿足,她在这样的氛围里也受益匪浅。

“我看等到一月,可能要下雪,红星村那儿的驴车应该会停。”

“妈,学校也说了,等到下雪就停课,你不用担心。”陈竹说。

“唉,你这孩子,不要太辛苦了。”

陈竹笑着转移了话题,“妈,这里面是什么”

“豆腐。”

“豆腐”陈竹一惊,伸长脑袋去看,果然看到了豆腐,不过这个年代的手磨豆腐没有后世的白,看起来没有那么让人有食欲,可对她来说,豆腐也是难得的食物。

“哈哈,”程秀丽被逗笑了,“对,晚上用豆油煎豆腐吃。”

陈竹闻言皱着眉,“妈,这不好吧,这豆油都费钱啊,我看还是不要吃的好。”

程秀丽还不知道她在想什么,刚才还一副小馋猫的样子,转眼又装模作样,“今天妈不抠门,行了吧”

“哎哟,妈妈真好”陈竹嘴甜地说了“对了,妈,豆腐哪里来的”

“跟隔壁溧水村的人换的,那个严老太做豆腐可好了,妈妈以前吃过一次就忘不了,又嫩又滑又香。”

“妈,你说的我快流口水了。”

“哈哈,水凉了吧,别泡了,赶紧起来。”

“好”陈竹想到油煎豆腐。

“给黄豆芽浇浇水。”程秀丽又说。

前几天陈伟业拿了一些黄豆回来,陈竹嘴馋想喝豆浆,但家里没有石磨,只能在心里回味一下豆浆的味道,程秀丽提议发黄豆芽,她以前发过黄豆芽,也知道怎么弄。

喝不到豆浆,但有黄豆芽,黄豆芽可以炒豆芽,做豆芽汤,都是好吃的。于是等她妈弄好之后,每天浇水成了她的任务,她领命去浇水。

“妈,要是有绿豆,是不是还能发绿豆芽”

“是啊,要是有足够的黄豆和绿豆,我们冬天都不缺菜了。”程秀丽说,“家里最后剩下的绿豆都被你拿去霍霍了。”

“我没有霍霍啊。”陈竹冤枉,“中暑还得花钱去治,喝绿豆汤去暑气。”

“行行,你都对。”

“别人说有粮不慌,我们家是有妈不慌,别人说过冬没蔬菜吃,可看看你,晒了菜干,做了腌菜,今天又有豆腐吃,有妈就有粮”

程秀丽觉得闺女真的特别窝心,这话怎么听怎么顺耳,以前没嫁人前这些活也不是没干过,可没人在意,好像她就该干这些,可现在闺女和丈夫都会说她好。

明明是冬天,干活的手伸在外面被冻得通红的,可她这心里却像是喝了甜滋滋、暖和和的糖水,整个人热滚滚的,一点也不畏冷。

“我回来了,”陈伟业气喘吁吁地走进来,身上背着竹篓,一脸的喜色,但面上仍然压抑着,声音低低,没让旁人听去,语带欢愉,“今天带了不少东西。”

作者有话要说  程秀丽节流好手。

陈伟业、陈竹开源好手。请牢记收藏,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